网站二维码
一、西方品牌理论的“中国答卷”与时代之问
过去四十年,奥美的品牌形象论、科特勒的营销管理体系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等等西方市场品牌理论为中国企业注入了市场化基因,成就了海尔、联想等一批全球化品牌。然而,当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品牌强国”,当Z世代在算法世界中追求情感共鸣,当国际竞争裹挟意识形态对抗时,西方理论的局限性愈发凸显:
功能主义陷阱:西方理论擅长“定位细分市场”“塑造品牌形象”,但无法回答“中国品牌如何承载五千年文明基因”;
工具理性局限:工具理性必须得到批判,定位理论强调“心智占位”,却难以解决“精神商业时代的意义供给”问题——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功能,更是文化认同与哲学答案;
价值观冲突:在逆全球化浪潮中,西方“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与中国“共同富裕”的追求形成根本张力,从好莱坞电影等文化产品到广告宣传等市场表现都在“政治正确”“多样性”等方面出现各种价值观冲突,给全球社会提出新问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在关税大战的乌云压城的情况下,中国品牌应该如何跨越这个转折时期?完成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过程,以及对全球品牌版图的重构!
品牌建设的终极战场,已从“功能价值”升维至“文明价值”。若仍将“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概念视为舶来口号,而非根植于本土文化的精神自觉,中国品牌将永远困于“追随者”角色。唯有以中国哲学重构品牌底层逻辑,才能实现从“方法论输入”到“价值观输出”的质变——这便是“德”字方法论的历史使命。
二、溯源“德”之本义:从甲骨文到普遍理性
我的老师汪致正先生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系统训诂,完成了填补学术空白的《汪注老子》卓越成果,尤其首发原创性的揭示了“德”字初义并非后世泛化的道德伦理,而是“理性认知与规律遵循”的哲学内核。
汪致正先生在首届中国古代史论坛的报告截图
字形解析:
甲骨文中,“德”由“彳”(行走)、“直”(垂直线,象征观察取直)、“心”(内在认知)构成,其本义为“通过理性观察现象,把握规律并付诸行动”;
西周金文在“目”下加“心”符,强调“目正心正”的“用心思考”实践理性,标志着从神权向人文的转型。“何以中国”的“何尊”铭文“德”字是最好的验证。
哲学内涵:
《尚书》包括“咸有一德”等在内的所有“德”字实证,指向统一于理性共识,《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表明“德”是“道”的实践载体;
与西方“理性”(Rationality)不同,中国式理性更强调系统性动态平衡,如《周易》“时中”智慧,既非机械规则,亦非主观臆断。
与“得”之辨:
“德”侧重内心对规律的认知(“内得于心”),“得”强调外在行为的获取(“外得于物”),二者同源而异用,体现中国哲学“知行合一”特质。
这一训诂颠覆了将“德”窄化为道德教条的误读,还原其作为“认知-实践系统”的本质:既是认识论(理性洞察规律),又是方法论(动态平衡行动),是符合“道”的中国哲学意义上的“普遍理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这也颠覆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西方重逻辑思考,中国人重经验思考。事实上中国人从周朝周公开始“德治”的“理性思考”到老子的“普遍理性”,这打破了“逻辑-经验”二元对立,如果古希腊为信史,他们公元前三四世纪的侧重形式推理的古希腊逻辑学,我们的系统性理性思维与实践理性也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
三、“德”的现代三重内涵:认知、实践与价值理性
基于汪致正先生的考据,“德”可重构为品牌建设的三大维度:
认知理性:超越经验主义的规律洞察
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理论为中心,到用中国智慧探索开发市场“无人区”,华为“压强原则”体现对技术演进规律的敬畏,以长期研发投入突破芯片封锁,这是“微明”智慧,很久之前就理性判断未来困境的现象级战略成功,正是“德者,道之动”的实践;
实践理性:复杂矛盾中的动态平衡
众所周知当下都非常艰难,在所谓的市场下行周期之中,胖东来给了人们最为光明的启发,胖东来以“员工幸福最大化”重构零售逻辑,在效率与人性间实现“执两用中”,暗合《周易》“时中”智慧;
价值理性:以共同体利益定义增长边界
宁德时代大力推广《论语之道》,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发。通过新能源技术输出,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呼应《礼记》“以天下为一家”的德性增长观。
此三重理性构成品牌的“操作系统”:以“道”锚定规律本质,这个规律是产品规律,公司发展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企业家领导力本质,以及经济增长国家治理人民幸福的发展本质,以“德”构建行动框架,最终实现“义利共生”。
四、“德”方法论的四大实践法则
1. 扎根传统:唤醒集体潜意识的符号系统
案例:茶颜悦色以宋代点茶仪式重构新茶饮体验,将《茶经》“精行俭德”转化为Z世代的“新中式生活美学”;
逻辑:品牌需成为“传统的转译者”,在《周易》“生生之德”中寻找创新动力,在“民惟邦本”中锚定用户价值。
不仅从汪先生的“德”字训诂发现“普遍理性”,张可亮《文明重构与金融崛起》中也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价值正在重构世界文明,我们的理念价值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人类社会的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2. 矛盾驾驭:在算法时代平衡短期与长期
案例:抖音电商以“兴趣匹配”提升交易效率(术),通过“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维系生态正义(德),体现《中庸》“致中和”智慧;
逻辑:拒绝“流量至上”的短期主义,以“执两用中”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型。
回应当下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压力和焦虑层面,还要从人们存在的根本信仰中找到问题切入点,无神论的现代社会个人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们不能再回到古代再回“神灵”,而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的智慧中找到延续。个人如此,品牌也是如此,企业以及企业家也是如此。
3. 重新定义:用中国逻辑解构全球议题
案例:安踏将“永续发展”具象化为“冠军级回收科技”,以产品语言解构西方ESG话语霸权;
逻辑:以“天人合一”生态观替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义利合一”经营观超越“股东利益至上”。
我们习惯了西方商业文明,现在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义,为困惑迷茫的世界找到中国方案中国答案,尤其在个人发展企业品牌建设层面更加直接。
4. 共同体叙事:从竞争逻辑到共生逻辑
案例:传音手机通过深肤色影像技术打破技术殖民,在非洲践行《大学》“絜矩之道”;
逻辑:品牌需从“利润机器”升维至“文明载体”,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构建命运共同体。
从挖掘传统文化的意境上,在知无山上的品牌IP建设:扎根传统、回应当下、重新定义、讲好故事四步基础上,围绕“德”字方法进一步理性探索,我们不否认其他人的优点,但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华文明是唯一持续延续的文明,把这个“公开秘密”阐释给世界是中国品牌的责任和方法。
五、人民企业家的“德性觉醒”:从资本逻辑到共富逻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正非、刘强东、于东来等企业家的实践,给了我们最重要的归纳总结的现实基础,标志着中国商业文明的范式转型:
1. 人民性企业的底层逻辑
股权革命:华为员工持股制拒绝资本短期逐利,以“理性共识”保障技术长期主义;
分配革命:胖东来拿出大部分利润分配给员工的机制,把企业当做学校,将“德”从个体品德升维为组织制度;
价值革命:京东物流通过下沉市场基建,将企业增长与乡村振兴绑定,实践《孟子》“制民之产”的经世智慧。包括最近京东开启外卖商战,高举大旗让人们疾呼“东子不忘本”,在中国什么是本?不仅仅泛化称呼的“市场”,而是“人民”,是最一线的“外卖小哥”。
2. 新范式的理论支撑
毛泽东思想:“为人民服务”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催生企业以解决社会痛点为增长引擎(如拼多多“农地云拼”);这是市场发展到新阶段企业存在价值的必然探索。
林毅夫结构经济学:强调“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为企业提供“敬畏规律(道)+践行理性(德)”的行动框架;林毅夫老师三十周年的《中国的奇迹》已经雄辩地进行了论证。
共同富裕哲学:从《礼记》“大同社会”到“三次分配”,重构商业的价值分配逻辑。
这些都和“德”字普遍理性一脉相承紧密结合。
3. 组织形态创新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打破科层制,以“智民-富民-强民”赋能小微创客,实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转化;
比亚迪“技术鱼池”战略,以工程师文化对抗资本泡沫,印证《管子》“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
六、全球品牌哲学的重构:从“德”方法论到新文明范式
从品牌强国工程、民族品牌工程、大国品牌以及让中国品牌更受尊敬的中国品牌联盟都做了很多顶层架构的探索,中国品牌同样需要“第二次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道”与“德”文化根基,是我们的源头活水,中国品牌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商业文明的坐标:
在认知层面,用“阴阳平衡”“德性之知(这里的“德”字是普遍理性的意思)”替代“零和博弈”,为逆全球化困境提供东方“德行”方案(如宁德时代以技术合作替代资源掠夺);
在实践层面,以“义利共生”超越“社会责任”的道德绑架,让商业向善成为可落地的增长策略(如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复制“平价普惠”模式);
在哲学层面,将品牌从“符号游戏”升维至“文明载体”,使华为5G基站、大疆无人机成为传播中国智慧的“新四大发明”。
这些都对中国企业中国创业以及人们的奋斗提供了巨大的“思想解放”的精神文明新空间。
结语:开启中国品牌的“大德周期”
当西方品牌理论困于“定位-增长-异化”的循环时,消费主义并不总是充实美好,而成了困境与陷阱,给健康带来隐患,让人拜物、空心以及心理疾患,上个世纪80年代的NOLOGO运动就是问题所在,人们无法解决“标签”带给人的物化与困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更为平衡和广阔的精神世界,需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新消费观新创造观,中国品牌正以“德”为舟,引领精神商业,驶向一片更辽阔的水域:
在历史维度,这是周朝开始“德治”“德行”与算法时代品牌革命的对话;
在文明维度,这是《道德经》“玄德”“普遍理性”思想对数智化转型的激活;
在全球维度,这是中华文明对商业伦理的重构——既有温度又有精度、既尊重市场又守护人性的新物种“普遍理性”生态。
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结合《道德经》所说:“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中国品牌的“德”字方法论,是全球品牌发展趋势的“普遍理性”的归纳总结,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的超越,更是对人类商业文明的一次东方启蒙与变革。它证明:真正的品牌强国,必然是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的集大成者。希望能对正在攻克新征程的中国品牌有启发,引领开创共同体思维的中国品牌全球化新时代。
版权所有: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Copyright © 2018-2028 品牌广元.com;品牌广元.cn;pinpai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19027777号 川公网安备:51080202000333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奔月路266号 电话:0839-3370118 邮箱:309587947@qq.com QQ:309587947 微信:135080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