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新闻网讯(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怀英)“今天运出的大板锭通过汽车24小时运回河南中孚,加工成易拉罐胚料。广元市场上卖的易拉罐百威啤酒的罐体原材料就是我们广元中孚的大板锭轧制而成……”2月25日,广元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克勤告诉记者。当天上午9点,记者在广元中孚看到,一辆载重34吨,13米长、4米高的大卡车拉着一块大板锭从广元中孚出发,向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飞奔而去。
全球每10个易拉罐中,就有1个罐的原材料源自广元。这个成绩的背后,是广元铝产业多年来在绿色发展、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深耕细作。
绿色水电铸就铝基产业底色
提起铝,人们总会联想到“高能耗”“高污染”,但在打造中国绿色铝都的广元,铝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绿色”的。

中孚实业之所以决心将产能转移到广元,看中的就是这里丰富的水电资源。广元地处嘉陵江上游,水电能源的清洁属性,让广元铝产业从源头上就与绿色紧密相连。
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广元铝产业的龙头企业,便是受益于水电铝模式的典型代表。自产能转移到广元后,公司每年消纳水电70亿度,占全省水力发电总量的2%,同时,企业用电模式由火电转变为水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60万吨。目前,四川中孚全部采用清洁能源生产,于2023年获得了四川省清洁能源消纳凭证,也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批认定的“绿电铝”企业。
如今,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成国内先进的铝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青川县建成省内单体规模最大、保级利用工艺国内先进的再生铝合金项目。3家电解铝企业获国家绿电铝认证,认定规模全省第一。林丰铝电获评全国电解铝行业唯一一家“能效领跑者”,中孚高精获评省级工业质量标杆企业。
产业集群畅通循环发展链条
去年以来,在我国境内奔跑的汽车大军中,有超20万只轮毂印上“广元名片”。同时,奔驰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汽车中,有超20万只轮毂来自“广元造”。

广元元泰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泡沫铝具有质轻、高减振等性能,已应用于航空、高速列车等领域。还有国盛科技的铝棒、久达新材的铝板、蜀塔公司的电缆、美裕铝业的型材、恒泰铝业的摩托车配件均为“广元造”。
从上游电解铝的生产,到中游加工铝材,再到下游各行各业铝制品的应用,环环相扣的铝产业链和“无缝衔接”式协同生产每天都在上演。
作为产业链上游企业,现在“铝液不落地、铝锭不出园区”成了中孚科技产品销售的真实写照,公司负责人郭庆峰介绍,作为四川省最大的电解铝企业,现在公司的产品在园区内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