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从“积水洼地”到生态典范!广元城市“海绵化”激发发展活力
来源:广元新闻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10天前 | 2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广元新闻网讯(李东东/图 张洁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卉/文)4月20日,一场小雨过后,广元市城区更显清新秀丽。

嘉陵江畔,市民在透水铺装的步道上晨练,再也不用担心湿鞋;澳援大桥沿线,夜景璀璨,热闹非凡;小区设施完成升级改造,为居民带来诸多便利……

广元是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本底良好。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山城水统筹治理、人城水相融共生”理念,全力打造全国山地河谷型海绵示范城市,城市安全韧性不断增强,环境更加宜居,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改造提升后的利州广场全貌

山水人城融合发展

持续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改造后的广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每天傍晚我们一家都会来转转。”家住利州广场附近的市民李小玉说。

作为广元“1561”海绵城市建设思路的核心节点,利州广场通过透水铺装、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实现“大雨不内涝、小雨不湿鞋”。改造后,广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93.4%,成为市民休闲与生态功能融合的典范。

“以前下大雨,江水倒灌,岸边商铺都得堆沙袋防淹。”在嘉陵江沿岸经营茶馆的老板感慨,“现在哪怕下暴雨也不怕了。”

据悉,“两江四岸”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对6.2公里的利州区嘉陵江、南河两江沿岸进行海绵化改造,12处生态排口如同“城市毛孔”,实现雨水有序渗透、消减径流污染;打造2600米海绵化生态亲水平台,提升市民休闲体验;5400平方米雨水花园助力雨水下渗,50立方米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设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南河岸边,是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经过山洪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提升及城市休闲空间打造等系列改造,不仅有效控制约4万平方米山体滑坡风险,还凭借丰富的水生植物吸引20多种鸟类栖息,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完善的休闲娱乐功能,进一步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

“积水洼地”变“品质社区”

城市宜居品质持续提升

“流量监测站设备可实时监测区域流量,形成‘降雨量—消纳量’参考数据,为后续小区改造优化提供数据底座。”利州区住建局住房中心主任王国耀在利州区世纪景苑小区介绍道,改造后的小区,生活舒适度直追新建社区。

利州区世纪景苑小区曾是利州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过去,利州区众多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排水管网破损、雨污合流、绿化缺失等问题,功能布局混乱,停车难、环境差等现象突出。

为此,我市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选取89个小区作为示范点,覆盖1.06万户居民。如今,改造后的小区彻底解决涉水难题,雨水消纳能力大幅提升,内涝风险显著降低。全市新增5.6万平方米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态设施,规范停车位1000余个,老旧小区成功实现从“积水洼地”到“品质社区”的蜕变。

海绵城市是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广元路径”,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在中心城区统筹推进排水防涝、雨洪通道、雨污管网、海绵小区、海绵街区、新型绿化“六大工程”,广泛采用“+海绵”模式,有效解决内涝积水、径流污染控制、再生水及雨水资源化利用、排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目前,我市城市海绵化率已达41%,预计2025年将突破50%。全市累计完成187个海绵示范项目,完成6.2万平方米人行道海绵化提升和下穿通道立面改造,建成30.02平方公里达标海绵城市区域,成功构建健康的城市水循环、雨洪调蓄及绿色海绵空间体系。凭借突出成效,我市获评“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典范城市,并入选联合国“创建韧性城市2030”首批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