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手打铁锅” 实是机器压制
除了章丘铁锅,还有不少打着手工旗号的铁锅,在网上横行大卖。
在山东临沂的一家生产铁锅的工厂里面,有几台正在工作的空气锤和不少机器设备,还堆放着大量网上畅销品牌“沂蒙铁匠”生产的锅,但现场却没有一个手拿铁锤锻打的工匠。
临沂机器铁锅生产厂家 :
我们是机械制造,你要在网上卖,可以说纯手工敲出来的。原理都一样,但这个东西见不得人。
在另一家自称给“沂蒙铁匠”供货的厂家仓库里,记者也看到了印着其它品牌的同样铁锅,但是厂家拒绝让记者观看生产过程。
两家商户都表示,用机器代替工匠能让成本降低不少。
跨地区监管、保护尚有难度
用机器弄上几个锤印,就可以冒充手打铁锅卖出高价。而真正手工打造的铁锅产品,想要维护自身权益,反而却无从着手。
臻三环铁锅工匠 袁师傅:
对我们工匠当然有影响了。打一口锅,锤子就是一下一下嗙哧嗙哧在打,得打接近3个小时。你光看见人家那个眼热了,跟风去做,但它不是长久办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 张德志:
如果是以冲压等方式冒充手工锻造铁锅,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而章丘当地的监管部门表示,在没有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之前,跨地区的监管和保护确实存在一定困难。
济南市章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夏邑君:
现在正在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申请下来之后就可以维权了。
“章丘铁锅”困境并非个案 工匠精神需保护
其实,章丘铁锅的手工产品遭遇困境并不是个案。曾经剪刀行业一度风靡的“中华老字号”王麻子,就曾因机器生产下假货泛滥、品牌受到冲击而在2003年一度走到了破产的境地。
专家表示,对这类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手工商品,重点在于保护生产工艺,而非最终的产品。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卜希霆:
对它的生产过程,要严格地保护和传承下来。一个好的铁锅要经过几万次地敲打,这部分恰恰正是章丘铁锅区别于其他铁锅重要的品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