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最初推出时无人问津,库存积压长达 两年 ,龙家升一度陷入自我怀疑。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坚持三年打磨,2019年成功和泡泡玛特签约。“the Monsters”系列就此成为泡泡玛特的独家IP,备受重视。
LABUBU不是一夜爆红,也经历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培育阶段。直到2022年,LABUBU系列的销售还是不温不火。但是,泡泡玛特并没有放弃,而是倾力栽培。
针对不同市场增加特色设计、融入东方美学的文化融合,丰富了LABUBU的IP元素、提高其市场适应性。在营销上也花了大量功夫,推出盲盒系列、联名产品,与时尚明星合作代言,LABUBU终于“吾家有女初长成”,在2023年后迅速成为全球市场的宠儿。
LABUBU火了,看似暴得大名的一夜爆红,实则成长经历曲折。这才是IP产业的真相。一个好IP的诞生,可不是灵光乍现的一蹴而就,更不是无脑烧钱的大力出奇迹。而是精心培育、持续投入的持之以恒。
所以说,打造好IP有如养闺女,不但要“富养”,还要有耐心。艺术创作的洞见和娴熟的市场运营,缺一不可。
要让小小的搪胶毛绒玩偶,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愿意为之买单,绝非易事。出色的形象设计、先进的生产工艺只是起步,还要有庞大的世界背景、鲜活的性格设定、有趣的故事,把各种设计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IP“活”起来,才是兼具审美价值和情绪价值的IP产品。这不是简单堆砌材料的物质生产,而是倾注大量脑力劳动的智力创造。
IP产业,不可小觑。
中国IP产业将带来更多消费惊喜
泡泡玛特成为港股“新星”、LABUBU全球热销,难免“人红是非多”。有热度、有争议是好事。市场从来都不怕争议,就怕万马齐喑。对泡泡玛特的很多争议点,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比如,IP产业重视长期积累,和迪士尼、孩之宝等前辈相比,泡泡玛特虽然已经在市值规模上遥遥领先,但是现有的IP还缺少“板凳深度”。LABUBU的成功更多地依赖时尚化的跨界营销,IP自身还有待更多的创作完善。
又如,泡泡玛特的品控还有待提高,生产工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毕竟IP产品不仅要有IP概念,也要有“能打”的实体商品。
再如,国际市场的开拓开了个好头,但也不能低估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低端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很难避免仿冒。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有成熟的本土IP产品,深度融入当地市场是对IP运营能力的考验。
资本市场的热捧从来都是双刃剑。泡泡玛特作为“中国潮玩第一股”,面对资本市场的热度,更需要稳健经营的冷静。善意的批评和质疑,是最好的清凉剂。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市场,泡泡玛特的成长道阻且长,不能被一时的成功搅乱了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