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核心。遂宁通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及采用秸秆还田、黄板杀虫灯等方法,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并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监管平台,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目前,全市已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共175个,居全省前列。
在郑全林看来,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2024年,公司在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投资新建川渝毗邻地区川白芷仓储加工中心。该中心集拣选、烘干、冷藏、加工、物流于一体,年加工处理能力达一万吨,仓储规模达五千吨,“去年,公司年销售白芷干货近二千吨,占全国市场销售份额的10%以上。”
“着眼未来发展,我们正筹备以川白芷为主料的调料包、药膳包等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郑全林随即拿出一本《川渝道地药材馆规划图》说,文化赋能打造品牌故事是公司发展的一大创新策略。公司将依托川渝道地药材馆,开展中医药文化展示、研学、技能培训、产品研发等,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通过提升品牌价值让品牌效应实现最大化。
据了解,近年来,遂宁坚持“产+销”贯通、“农文旅”融合发展,已初步建成生猪、白羽肉鸡、食用菌、粮油、白芷等特色优势全产业链条,成为全省畜牧业链条最完整的市;农产品初加工率达69%,肉制品加工、调味品制造和粮油分别入选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主要承载地和协同发展地。
打造品牌矩阵:用品牌提升产品身价
遂宁鱼米、庄园黑猪肉、岩洞湾红薯粉……在位于遂宁市河东新区的“遂宁鲜”正黄门店内,展台上的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家特别喜欢吃三家大米,糯糯的,米香味十足!”一位老顾客正在店里预订三家大米。
“早在2018年,遂宁就建成了全国首个‘地域+产品特性’的‘遂宁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罡霏介绍,2022年,遂宁制定了特色化、差异化的品牌营销推广战略,支持“遂宁鲜”会员企业以城区农贸市场为支点建设连锁店、专销店。目前,“遂宁鲜”已拥有13家线下门店,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
借“遂宁鲜”公用品牌的影响力,遂宁还积极“走出去”,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中国西部农博会等展会,链入“天府乡村”公益品牌网,与成都红旗连锁谈定“遂字号”农产品入驻,在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近年来,遂宁聚焦蔬菜、水果、畜禽3类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了遂宁食用菌、遂宁红薯、遂宁鱼米、遂宁白芷、遂宁白羽肉鸡等9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9+3”特色优势农产品体系;组建了遂宁鲜桃、遂宁莲藕、遂宁食用菌等12个产业联盟,引领带动成员单位317个。“遂宁鲜”、遂宁红薯、弯哥鱼米等11个品牌入选“天府粮仓”精品品牌。
截至目前,在品牌建设的推动下,“遂宁鲜”会员企业产品销售额达70亿元。同时,遂宁通过积极搭建“天府乡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矩阵,帮扶产品销售额达到1.58亿元。刘罡霏表示,下一步,遂宁还将积极推进“天府乡村全链条发展计划”,构建“天府乡村”产供销一体化运行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