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一粒糯香慰平生! 每月上万瓶木门醪糟销往省外
来源:广元新闻网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72天前 | 7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米仓山上野樱花悄悄展颜,盐井河旁小草吐露新芽。

3月6日,走进旺苍县木门醪糟有限公司,春风拂煦,酒香扑鼻,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腰围深蓝色围裙的身影正在生产车间忙个不停,她就是木门醪糟公司负责人孙正蓉。

匠心独具传非遗 

此时,孙正蓉正在挑选一天生产所需要的糯米。她说,木门醪糟酿造工艺的第一道工序是淘米,淘洗干净的糯米需要浸泡8-10小时,泡好之后才装进甑子蒸煮。

随着温度升高,甑子边缘的水蒸汽不断升腾。一个半小时之后,孙正蓉确认糯米已经蒸煮好,工人就把糯米从甑子里取出来,一瞬间,满屋子弥散着浓浓的米香。

接下来是冷却、拌曲、发酵、勾兑……封存,因为全部工艺都是手工完成,如果要将一千斤糯米做成醪糟成品,需要五六个工人忙活一整天。

其中,拌曲是制作醪糟最为重要的环节,曲药又是木门醪糟的灵魂所在。“我婆婆把手艺传给我妈妈,然后我妈妈又传给我,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一套系统的制作流程。”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孙正蓉在冥冥之中与木门醪糟结下了不解之缘。

孙正蓉口中的“传”就是传承有祖传秘方之称的秘制曲药。

在生产车间,只有孙正蓉才能够撒曲药,也只有她撒的“孙氏曲药”,才能发酵出最地道的木门醪糟。

孙正蓉从事醪糟酿造工艺30余年,是木门醪糟酿造第四代传人——其母亲熊春芳的接班人,在技艺传承中,她不断开拓创新,无论是醪糟的曲药秘制,还是发酵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孙氏”风格。

从2003年到2024年,旺苍县木门醪糟有限公司的厂房面积从不足200平方米到3700余平方米。20余年的奋斗,孙正蓉把醪糟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街边小吃店经营成今天远近闻名的醪糟公司。

勇担责任济乡邻

“以后打算把制曲秘方、酿造工艺都传给弟弟孙策和孙子们,让技艺传承,也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我们木门醪糟的醇厚清甜。”当谈及未来的打算时,孙正蓉的回答让笔者心生疑惑:既然是家族秘方,为何不传给自己的孩子呢?

传统工艺酿生活之甜令常人羡慕,生活之苦却给她迎头痛击。

“我只有一个儿子,在2017年的时候就走了,我的人生真是特别的苦啊,这种辛酸说也说不完。”原来痛失爱子的孙正蓉,丈夫也先后两次罹患癌症,一米七几的个子如今只有70来斤。

家庭的重担和丧亲之痛毫无预兆的落在她身上,“现在两个孙子是我最大的牵挂,为了他们我也要好好的生活下去。”说到这里,孙正蓉眼里噙着泪珠,但她扬了扬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坚韧的孙正蓉,扛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她胸怀的还有邻里家乡。

雇用当地村民为员工,每年发放工资55万元;对口帮扶12户贫困家庭按时顺利脱贫;发展豆瓣酱产业,带动全镇种植辣椒1000余亩……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孙正蓉带领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孙老板对我们员工非常好,从不拖欠工资。”在这里已经工作8年的李晓莉每月能拿到2500元工资,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且能兼顾家庭的工作,令她十分满意。

如今的旺苍县木门醪糟有限公司,已是规上企业。生产的醪糟每月销往成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上万瓶,成了远近闻名的无添加、好产品。经过她与县文旅非遗部门的共同努力,木门醪糟获得了2022年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而弟弟孙策也没有辜负孙正蓉的期望,负责销售的他根据市场反应,在守正中不断创新,研发出红糖醪糟,推出以糯米和桂花为原料的米酒等新产品。

“多年来,她励志创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非遗传承,坚持质量第一,走出了一条古老技艺与现代经营相融合的康庄大道。”旺苍县文化馆非遗部门负责人对孙正蓉赞不绝口。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道美食一座城,千里蜀道,万家糯香,浸满“红色基因”的木门镇,不仅孕育出了川北特色美食,也养育了如孙正蓉般淳朴坚韧的木门人。

原来,60余年漫漫人生路,一粒糯香足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