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旺苍持续深化米仓山茶品牌推介 川茶从单打独斗到建圈强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38天前 | 771 次浏览 | 分享到:

川茶又到采摘季。眼下,泸州特早茶和宜宾早茶已经大量上市,乐山、雅安等地的茶树也相继抽枝发芽,川蜀大地的茶叶生产从南到北依次展开。

四川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去年茶叶种植面积位列全国前三,产量居全国第二,毛茶产量达45万余吨。但多而不精、大而不强是四川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从川茶少有知名品牌上就有所体现。此外,川茶出口额仅占全国茶叶出口额的2%左右,这也与产茶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随着传统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新式茶饮市场的强势崛起,四川茶企正向“新”谋变,积极转型升级,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精深加工不足 品牌弱

早春二月,茶商周先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泸州、宜宾两市,收购当地的茶叶鲜叶,然后运往浙江。“川南的茶叶比全国大部分茶产区要早采摘一个多月,在上市时间上有巨大优势,这对于茶叶销售十分重要。”周先生说。

四川茶叶种植生产广泛,遍布全省近20个市(州)的130余个县(区)。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2024年,四川茶园面积稳定在590万亩左右。同时,四川种植的茶叶品种繁多,达几十种。虽然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但多年来川茶都处于“为他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据统计,近几年,至少70%的川茶以原料或初加工形态的产品销至省外。

“四川许多茶产区都在生产龙井43,品质很好,很多浙江茶商到四川买干叶或鲜叶原料,贴牌加工,以‘西湖龙井’的品牌销售出去。”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龙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石义良略感无奈地说。

反观四川本地茶叶产业,虽然茶企数量众多,2023年达到4000余家,茶叶商标更是超万种,但除了“竹叶青”、“蒙顶雪芽”,真正广为人知的品牌寥寥无几。正如宜宾一名茶商所说的那样:“‘千家万户种茶、千企万厂制茶、千牌万品卖茶’,几乎每个乡,每个镇,甚至一个村,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很多出了县城,这些品牌就无人晓得了。”

品质参差不齐,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弱、影响小等问题,长期制约川茶产业效益提升。与此同时,初加工的原料供应也让不少企业形成路径依赖。“川茶要‘破茧成蝶’,关键是要补上‘小、散、乱’的短板,要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有影响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江用文说。

困中求变 抢占新茶饮赛道

传统茶饮市场趋近饱和,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竞争越来越激烈,是四川不少茶叶生产企业最明显的感受。向“新”求变,对于川茶企业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今年二月底在泸州市纳溪区举办的早茶节上,用本地茶叶制作的抹茶甜品和各式抹茶饮料第一次亮相,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