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网站二维码

点击加入广元市质量品牌协会
服务指南
通知公告
协会动态
品牌人物
品牌故事
行业资讯
会员风采
今日聚焦
品牌视点
品牌管理
爱上广元造
党建园地
网站首页
0→1 四川人形机器人成长记
来源:四川日报 | 作者:品牌广元 | 发布时间: 36天前 | 881 次浏览 | 分享到:

蛇年春晚舞台上,一个机器人扭秧歌的节目爆火,让“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广为人知。半个多月后,来自北京的“天工”机器人创下全球首例,实现室外连续攀爬134级阶梯,还能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奔跑。灵犀X2具身智能机器人走上“T台”,模仿人类肢体语言向观众打招呼……近段时间,众多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品密集发布,走到聚光灯下,热度高涨。

人形机器人是前沿技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占世界总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规模有望达3000亿元。

当前,四川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并将人工智能纳入“15+ N”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建圈强链。在人形机器人方面,“贡嘎二号”、“夸父-MY”、“天行者一号”、“天链T系”、人形机器人任务规划推理执行系统Raydiculous-1等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关关难过关关过,“天行者一号”69天出炉

3月10日,成都市AI创新中心,崭新的办公区里来访者络绎不绝。几天前,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具身科技)搬进了新家。记者抵达时,企业研发团队正在讨论在“开启大模型·遇见机器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天行者一号”。

“天行者一号”诞生于2024年12月。它身高165厘米、体重约50公斤,是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此时,距离项目立项仅过去69天。“就我所知,产品研发速度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接待间歇,企业董事长冯振宇“抽空”回答记者。他语气轻松,但“天行者一号”的诞生绝非易事。

人形机器人由本体、小脑、大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体由关节等部件组成,小脑、大脑分别负责运动控制和交互识别等功能。其研制过程包括前期算法积累、结构设计、仿真测试、制造工艺、算法调试等步骤。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运动控制、高功率密度电机、手眼协同、软硬件和算法的深度融合。此外,情感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也面临挑战。

可谓关关难过。在结构设计上,冯振宇此前从事液压伺服机器狗、仿生蜂鸟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机器人和集群智能研究,团队部分工程师对“人形”的机器人较陌生。“没有经验可参考,‘天行者一号’的设计以应用为导向,其结构如何与工业场景匹配,需要摸索。”

在前期没有相关配套产品支撑的情况下,团队在加工、测试等环节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要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也很难。”冯振宇坦言,尽管理论基础深厚,但在测试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