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种设备安全“攻坚战”
我国是特种设备大国,保有各类特种设备上千万台。这些特种设备,不是位于高空就是处于高速,不是在高压下就是在高温中,危险性高,安全监管难度大。
不过,盘点近年来发布的特种设备相关数据,“安全形势平稳”、“事故同比下降”是提到最多的字眼。事实也确实如此。近年来,我国万台特种设备的死亡率稳步降低,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电梯为例,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第一,每天安全运送乘客达到几亿人次。
全国多年未发生重特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与质检系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质检总局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和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老旧小区电梯隐患整治攻坚战,在特种设备数量增长超过70%的情况下,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持续下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年来,特种设备领域法规标准不断完善。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正式步入科学化、法治化轨道运行。2015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赋予了质检部门开展锅炉环保监督检查的重要职责。2016年,《电梯安全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研究项目。联合发改委、环保部制定了部门规章《锅炉节能环保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目录》等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发布实施,第一个整合后的设备大规范《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已经颁布,组织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形成了以1部法律、1部行政法规、11部部门规章和100多个安全技术规范为主体的法规体系。
5年来,特种设备科技基础不断强化。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完成验收。
如今,社会公众对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已经从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向提高可靠性、舒适性的更高安全保障和服务要求转变。这一转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特种设备工作者不仅要会“看病”,给特种设备“开药方”,还要懂得“预防”方法,防止特种设备“生病”。
新时代,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质检系统正在创造出更多的新经验,为消费者质量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