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关关得过。以人形机器人要在复杂环境下作业为例,这一任务尤其考验上肢操作能力和下肢移动能力。
为让机器人自然流畅运动,团队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等机构,突破关节等支撑运动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打造“四肢”和“肌肉”,还让运控小脑搭载了自研算法,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冯振宇说,目前“天行者一号”已实现直立行走,今年还会推出新的版本,未来除了要让它跑起来、跳起来,还要辅助人完成人不愿做、不能做的劳动。
生产线全自研,“天链T系”不担心价格竞争
3月19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产品发布会上,T系人形机器人一亮相就引来关注,表演举重、做广播体操、拿取物品,展示出极强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性。此前的展会上,天链T1 Pro就曾当众轻松完成过一字马和压腿动作,宛如人体般灵活,吸睛无数。
T系人形机器人来自绵阳高新区的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链)。从年后到现在,市场部经理范毅文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到访者,记者也好不容易才见到他。“高峰时一天至少来五六拨人,有上门求合作联合搞场景的,也有外地政府想挖我们过去的,可以说是应接不暇。”
天链成立于2012年,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主要从事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谐波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研制。“我们涉足人形机器人较早,2022年开始研发,算走在全省前面。”范毅文说。
这一年,做技术出身的范毅文转型搞市场,摸着石头过河。“那会儿没有什么支持,包括地方在内,好多人都不知道我们在做人形机器人。”
2023年底天链T1出炉,而后进行迭代升级。企业大厅里,记者见到了升级版天链T1 Pro。一眼看去,T1 Pro更像一个外形纤细的女孩,脚蹬白色球鞋,高约160厘米,重43公斤(含电池)。
“它高度模拟人体骨骼结构,全身具有71个自由度,单腿负重深蹲65公斤、双腿负重深蹲可达145公斤。”范毅文说,由于有着接近实际人体的自由度,它的关节活动范围较大,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医疗健康、居家养老等消费者端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天链T1 Pro已交付10多台,当下团队正全力攻坚T1 Ultra。与T1 Pro不同,T1 Ultra定位于“工具人”,作为面向制造业企业端的产品,将发挥搬运、物流等作用,经调试后预计于今年6月推出。
当前,包括T1 Pro在内,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价格差别较大,从接近10万元到超过100万元不等。但范毅文说,企业最不担心的就是价格竞争。
“这是因为从减速机到关节再到本体,零部件及核心设备都是自研自产,而且机器人关节模组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用于T1 Pro的超轻量关节模组。与同行相比,在相同输出扭矩的情况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率密度更高。”范毅文说,全自研生产线能帮助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降低成本,如关节模组中的交叉滚子轴承、磁环成本降低50%,“凭借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产品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