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粽子市场已然构筑起稳固的节日消费格局,面对消费者日益多元且不断变化的需求,创新升级与产品迭代对品牌发展至关重要。粽子品牌唯有持续深耕,积极探索新口味、新包装与新营销策略,同时注重提升产品性价比,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主打健康的粽子
受到追捧
今年,粽子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健康化趋势,多个品牌的低GI(低升糖指数)粽子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
本来生活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与奇正青稞、尖坚简健康科技合作推出了一款低糖青稞粽,青稞是人类食用谷物中膳食纤维含量的佼佼者,这款粽子的膳食纤维含量较其他粽子高出不少,并且我们确保它每一种口味都符合低糖标准,解决了传统粽子高油高糖的问题。”
叮咚买菜方面也提到,低升糖粽子在原料选择上,将大部分糯米替换为燕麦米等谷物,这些食材富含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粽子的GI值,提升营养价值。同时,加入红小豆、芸豆等豆类,既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提供丰富矿物质与维生素。
在前述会员超市,消费者程女士对记者说:“家里人血糖偏高,我在挑粽子的时候,首先就会考虑低糖、低脂的款式。现在这些主打健康概念的粽子,在保证美味的基础上,更注重健康和营养的搭配,确实满足了大家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朱丹蓬对记者表示,低升糖粽子在市场上受到热捧,无疑是健康饮食潮流与传统节令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结果。食品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原料优化举措,成功使传统粽子在坚守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契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本来生活商品中台总经理卞宁向《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阐释了粽子健康化发展的必要性。他提到,如今食品行业都在强调营养、健康的概念,像高膳食纤维、低GI等成为热门话题。而粽子传统的GI值较高,如果变化不大,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口味上的“审美疲劳”,所以各企业都在积极作出创新尝试。
“粽子其实是中国药食同源理念最早的代表之一。当下药食同源的理念重新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重视,也为粽子市场的健康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卞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