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省委、市委提出广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翠云廊一剑门关建设世界级文旅地标的目标,苟兴国会长在准备撰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之前,将五年前三两篇建议:《关于锦绣文化大蜀道建设的几点建议》《立足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千亿康养避暑房地产业的建议》《关于共建大蜀道翠云廊世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以求更好更新更可操作的思路与举措,能够为广元发展尽一份力量。
关于锦绣文化大蜀道建设的几点建议
广元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苟兴国
(2020年3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134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建设,打造大蜀道文化遗产走廊、自然景观走廊、漫游休闲走廊三张世界品牌,让蜀道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焕发醉人的文化魅力和带来最生态最绿色的金山银山,特就我市锦绣文化大蜀道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研文化厚度广度,让文化蜀道更加灿烂多姿
目前,我市虽已对蜀道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但距大家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需对蜀道形成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历史遗存、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再挖掘、再认识、再丰富、再升华,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文献和推进文化物化。
(一)蜀道开凿历史再追溯。蜀道开凿可追溯到公元316年前战国时期、西周、商、夏,直至6000-7000年前中子高车村细石器时代。研究细石器时代渔猎与刀耕火种原始文化、古苴国都邑城池与古村落的巴蜀聚落文化,以及古葭萌与中国茶文化起源的关系等。
(二)蜀道交通文化再挖掘。深入研究古代民间和官府道路砼筑技术,对古驿道、古栈道、古桥、古关、古驿站、古铺、古客栈、古码头、古界石、古车船、古马帮、赶牛车、滑竿、轿子、背挑等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进行研究、保护、修复和再现。
(三)蜀道建筑文化再研究。深入研究地穴式、树居式、帐篷式、崖居式、干栏式、屋宇式等不同时期居住方式和建筑风格,研究掌握城、府、寺、街、巷、井、市、民、院、祠、门、台、亭、桥、村、寨、酒坊、磨坊、油坊等建筑技术,进行保护和修复。